2018-05-28

大学的理想


尊敬的喻世友校长、陈滕华书记
尊敬的黄国文教授、阮炜教授、孙立教授、林则铨教授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这是我们建系7年来第一次以系为单位主办开学典礼。今年我们的招生人数是474人,而讲学厅容纳的人数有限,所以我们的开学典礼只能分两场举行。今年六月,我参加学院的学位授予仪式,看到我们系的孩子们匆匆四年,又要离开我们,其实有许多不舍。他们中许多孩子我还不认得,许多孩子还没与他们说过话,许多孩子四年的成长还不如我们的期待。作为系主任,我深感愧疚!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单独以系为单位举行开学典礼的想法。因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给大家讲讲我们系的发展思路,讲讲大学的理念与文化,讲讲专业培养的目标,讲讲我们的课程设置,讲讲大学四年你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这样一来,大学四年的学习,你们会少走许多弯路。
        今天,参加我们开学典礼的,除了我们的一些骨干老师之外,我们还很荣幸得请到我们敬爱的喻世友校长。他既是中山大学的老校长,又是南方学院的新校长。上任半年以来,我想每一位南方人都已经感受到了他励精图治的决心与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让我们看到了南方学院未来十年发展的希望。我们有幸邀请到学院党委陈腾华书记,作为学院领导以及中大外文的学长,长期以来,他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今天,出席我们开学典礼的,还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翻译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黄老师是我们国家外语学科少有的几位长江学者之一,他的到来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我们还荣信的邀请到了深圳大学阮炜教授,他是深圳大学的外语学科带头人,曾经做过北京大学的教授。今天我们聘请他们作为我们的讲座教授,也是我们“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思路的体现。事实上,我们几年之前就聘请过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语言学家J.R.Martin先生来我系讲学并担任客座教授。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外国语言文学系增添了美好的声誉。今天,我们还邀请到我的朋友、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孙立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戴天善教授。谢谢他长期以来的支持。在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上,我们有许多相同的理想。
        同学们,今天,初秋的阳光又一次洒在碧树红墙上。从化山城再一次迎来了许多美丽的笑脸。面对你们涉世未深的稚嫩面容,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当年进入大学的情景。入学时的心情,除了喜悦之外,还有对理想、对未来的希冀和期待。今天,看到你们,我仿佛又看到昔日的自己,我相信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也正因为如此,我感受到一种责任,一种压力。作为老师,我希望我的这次讲话能够成为我们彼此信任、共同努力的起点。今天,我想以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新同学们聊聊我们共同的家园,谈谈外文系的发展思路、博雅教育的理念和大学文化。
        7年之前,我和林则铨教授来到从化山区,创办南方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我有幸和这所年轻的学院一起走过了风雨7年,亲身经历与见证了学院不平凡的崛起。回顾这一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南方学院共同学习、生活,我们分享过欢乐,也体验过挫折。虽不能说相濡以沫,却也一路相随。我们曾无数次地“据理力争”去争取支持和资源,我们曾三顾茅庐去请来优秀的老师,我们曾不断努力寻求高层次、实质性的国际合作机会。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力给大家最好的学术氛围。
        在过去的两年里,外文系继续创新和改革,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与培训、学生工作等方面都有了进步。过去的两年对于南方外文来说,是改革的两年,是提升的两年。我们可以欣慰地说,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的外语学科在学校是重点学科。我们主编的35本博雅系列教材已经陆续出版。我们已经拿到了教育厅的教改课题。我们已经引进了本土的第一位博士。我们作为学院6大系,将很快搬进我们自己的“外语大楼”。我们可以有信心说,在同类高校中我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珠三角的高校外语界已经确立了一定的“江湖地位”。
        今年,我们在中日关系最低谷的时候成功申请到日语专业,于今年九月首次招生100人。为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我们积极引进人才。英语专业引进6名专职教师,日语专业5名专职教师,韩语1名专职教师。分别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山大学、日本福冈大学、筑波大学、韩国韩巴大学等国内外一线大学。同时,我系积极筹建法语专业、着手韩语专业,希望能依托中山大学的资源,在近几年形成多语种、多专业的学科格局。英语专业在原有的商务英语准专业的基础上新增英语教育、口笔译方向,按照博雅与应用相结合的理念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年轻化与本土化的原则打造一支富有生机活力的师资队伍。对外汉语专业改名为国际汉语教育,继续充实汉英双语方向。新开设的日语专业主要着力打造国际商务方向、旅游方向、动漫方向。我们开设英国散文史、中国翻译史、欧洲文化、英语演说、西方思想史、日本文化、欧洲文明基础等博雅人文课程。此外,外语系还确定了 “博雅、诚信、感恩、国际视野”的基本精神。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博雅教育的理念正在我校逐步深入,也彰显了我们要做全国民办高校博雅理念先行者的信心和决心。过去两年中,我们邀请国内外同行教授前后近60人次来学院讲学,扩大南方学院外文系的学术影响,营造好的学术氛围,几乎每周都有一次教授讲座。
       这个学期,为了使广大学子进一步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继去年成功举办第二届“日本文化”学术节之后,第三届“日本文化学术节”也将举行。我们还将举办一年一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节”、“法语文化节”。今年,我系开展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TESOL硕士学位项目也初见成效,有许多学生已经或正准备通过这个项目派往美国深造。其他的国际交流项目也将继续扩大。
        教育的本质就是模塑生命、帮助年轻人发展成为思想成熟、德才兼备的成人。博雅教育之理念,在于培养人格完美的自由思考者,在于“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会一点”,在于不断地适应社会。我们鼓励大家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熟读西方文学之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承担起外文人“放眼看世界”的社会责任。博雅之于我们,在于鼓励我们的学生去求知,去阅读,去思考、去创造、去理解世界、去适应社会、去爱、去审美、去获得幸福、去找回精神的家园。我们力排众议,坚持博雅教育的理念,从本质上是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拨。这是我们的精神坚守。
        博雅的理念远在古希腊就已有之。当时的人们提倡“博雅七艺”,把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化的目标。十九世纪著名思想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说过,“如果必须给大学课程一个实际的目标,那么我说它就是训练社会的良好成员。它的艺术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它的目的是对世界适合”。所以用通俗的话说,博雅之学便是做人的道理,大学是用来培养自由心灵和精英人格的地方。大学“熏陶”的作用,便是在无形之中把你塑造成某一类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这些创新人才必需的能力,也要培养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
        过去的7年,对我个人,对整个学院来说,都是永远的记忆,永远的人生经历。南方人的乐观与坚韧,是支撑我们继续努力追求卓越的动力和源泉。南方学院是一所年轻而充满生机的大学,温泉镇的秀丽山水赋予我们读书治学的灵性。这里凝聚着珠江投资集团兴资办学的热情与远见,传承着中山大学的学术的智传统,也将记载包括你们在内的每位学子的青春奋斗史。你们的到来,意味着南方学院在建设全国最好民办大学的征程中,又注入了新的血液——包括理念、思想、经验,还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根的情结。有些南方学子们戏称这所南方学院并非“中山大学”,实为“山中大学”。虽是戏称,却也贴切。南方学院远离市区,卧居山中,经由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开启学子们封闭空间中的象牙塔之旅。然而,我们不能让这封闭的“山中大学”禁锢住学生们的梦想,而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身在山中,思骋海外。
       大学的根本在于它的精神。办大学的根本也在于要有一种精神。每每至此,我总联想到战争中的西南联大,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永远可以借鉴的辉煌一页。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保存中国文化,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联合大学。但随着南京的沦陷,临大被迫转移到云南昆明。这所仅仅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八年的大学,成为当时遍地硝烟的偌大中国最后一块净土,也成为这群流亡师生的世外田园。那场浩荡曲折的迁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在战争如暗夜袭来的岁月里,他们宛若长空中的灿烂星辰,在那相对静谧的西南边陲,依旧以他们的巍巍气节,闪耀出永恒的光芒之魅。西南联大保存了中华文化史上兼容并包的最后一份文化遗产。从结构上, 西南联大既是清华、北大和南开文理商学的强强联合,亦是文化多维化和严谨科学态度之间的碰撞。而从地理上,它的偏居一方令她可以摆脱重庆中央政府的思想控制,并在一种自发的文化思潮中贯彻了她最有价值的通才教育。
        联大匆匆八年的光辉一朝梦碎,至今恍若隔世。真知灼见戛然而止,犬儒和功利遍地横行,学术界再也不如从前。中国的大学,似乎再也回不到宽容、平等、自由的通才教育的梦幻年代。今天我们回首往昔,重新审视联大遗产,那已渐行渐远的人和事,还残留多少彼时的精神与风貌?“中兴业,须人杰。”光阴如水,我们始终希望并努力,联大的精神遗产能穿越历史繁杂的迷雾,开拓出超越时空的真实道路,它通向的是对于通才教育的坚持、学术独立的保护、自由思想的包容……那一条路,或许正似七十年前联大长征时所跋涉一般,无论有多少风雨险阻,坎坷崎岖,但只要坚持向前,总会到达。今天的教育确实有着许多问题,有一些还相当严重,可是无论怎么样,教育也不会因此而损失它的意义,它是迄今为止,最有可能公平地给予我们变好的机会。
        同学们,在南方学院的四年,肯定不是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但一定会成为人生中最难忘、最值得留恋的时光。让我们记住,流溪水美、白云深处的地方,从你们踏入这片土地那一刻起,便是你们栖息的心灵家园。我们一定要领会喻世友校长“要做中国特色的一流私立大学”的理想,要把我们的校园办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精神家园。要做私立大学中最好的外语学科,是我们全体外文人的梦想。学术的进化,必须有一些不满现状的拓荒者,就如当年的剑桥之于牛津。“许多改革,始于牛津,却在剑桥先完成”。我们正需要有这样的理想。为了这样的理想,我们将孜孜以求。
        同学们,200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校友、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为母校80华诞做了一首“山高水长”的歌。这首美丽的歌曲从此作为中山大学的第二校歌广为传唱。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千百次梦里总把校园当家园”。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就是我们成长的家园。让我们从此放飞青春的梦想!
        谢谢大家!
(2013年南方学院外文系秋季开学典礼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