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国际韩礼德研究会2022年会综述


李雨珊


202210月22日至23日,由国际韩礼德研究会与中山大学语言所主办,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东亚学术研究》及《外国语言文学评论》协办的国际韩礼德研究会2022年会于腾讯线上圆满举办。

国际韩礼德研究由澳大利亚学者和中国学者于2019年在澳大利亚联合注册创办。研究会的宗旨是弘扬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先生的学术遗产。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的意义方式——21世纪语言学的新挑战(New Ways of Meaning: Challenges to Linguistics in the 21st Century)。这个选题是韩礼德先生为新世纪语言学研究发展所指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围绕该主题,本次研究会共邀请了国内外的18位重要学者作主旨发言。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北京大学张冰教授、湖南大学Christian Matthiessen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丁建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中国石油大学田海龙教授、伍伦贡大学Shoshana Dreyfus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敏教授、复旦大学杨雪燕教授、旅澳学者周晓康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张蕾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雷茜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武建国教授、独立学者Kazuhiro Teruya副教授、诺丁汉大学Derek Irwin副教授、麦考瑞大学Emilia Djonov高级讲师、香港大学Locky Law助理讲师以及中山大学涂晴博士。国际韩礼德语言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应邀为本次研究会开幕式致辞,他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所展示的会议组织者的战略眼光,以及研究会的健康发展、快速成长,并为研究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本次研究会内容丰富,国内外学者们不仅围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框架进行了各自的研究分享,也基于原有理论与框架构建了更为细致的研究模型,另有与其他学术理论的比较等,可谓从多个方面丰富拓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方面面。由此吸引了近1100位同仁在线参与,反响颇深。

以下为本次研究会上各位学者的主旨发言简述。


韩礼德论机器翻译

胡壮麟教授

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在“韩礼德论机器翻译”这一题目下,系统梳理了韩礼德先生学术生涯中不同时期有关机器翻译所持理论的演变过程,并将其分为了,1956年机械翻译、1960年代-1970年代的比较语言学和机器翻译、1980-1995年的计算机与机器翻译以及1995年开始的智能计算与机器翻译这四个阶段。同时,胡教授通过上述针对韩礼德先生不同时期的理论演变指出,人类对任何事物本质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机器翻译在本世纪已进入智能计算的高水平,但许多问题仍有待我们进一步发现探讨和解决,这其实也是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伪学科——从韩礼德的“新的意义方式“一文谈起

丁建新教授

 中山大学丁建新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伪学科 ——从韩礼德的‘新的意义方式’一文谈起”,该发言围绕韩礼德先生在1990年第九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学会上宣读的论文,即《新的意义方式:应用语言学的新挑战》展开,通过对“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概念”、“应用语言学的任务”、“语言规划”、“语言与偏见”、“系统的演变”、“应用语言学的本质及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韩礼德先生的重要观点并作了详细解释。此外,丁教授认为韩礼德先生的这篇文章实际是本次大会的起点,在发言中也针对现国内出现的生态语言学的定级问题,以及适用语言学的概念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高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SFL CL CDA中的互补作用

辛斌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本次发言围绕系统功能语言学(SFL)和认知语言学(CL)与批评话语分析(CDA)的关系展开,带来题为“SFLCLCDA中的互补作用”的主旨发言。辛教授依次说明了SFLCDA的关系、学者van DijkSFL语境理论的评论、以及 SFLCLCDA中的互补作用和整合。他认为:CDA要求把语言看作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因此SFL自然成了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SFL在三个方面上有助于CDA达到其分析语篇的目标;由于没有确认认知在语境中的作用,SFL的语境概念因而是静态的,在理论上未能解释语境的动态性。辛教授特别强调“理论上”一词,表明SFL在语言研究中并非不清楚认知在语境上的作用,而是在理论上没有解释;批判性话语分析(CDA)认为,SFL更适用于语篇描写阶段的分析,CL更适用于语义解读阶段的分析,但两者又可以相互参照,分别从社会和认知两个视角为“解释阶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功能界位:不同术语的相同指向

田海龙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田海龙教授带来题为“‘人际功能’‘交际界位’:不同术语的相同指向”的主旨发言。田教授认为在学术界,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对问题的相同研究。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中。尽管他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使用不同的术语,但他们各自对人际功能和交际界位的调查都在说明说者与读者/听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说者与所说内容的关系。他指出,语言学研究要观察语言的使用,而语言学研究是不断发展的。研究新的问题时会产生新的术语、路径、范式,但任何发展不是无缘之水,而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需要打开视角,多方思考。


从《韩礼德文集》的出版看韩礼德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张冰教授

北京大学张冰教授以“从《韩礼德文集》的出版看韩礼德语言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题,在本次大会上介绍了《韩礼德文集》出版相关的内容以及韩礼德语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内容展开:1)2007在中国出版英文影印版;2)2015年中文翻译版出版;3)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中国本土化理论构建和实践发展。张冰教授通过梳理韩礼德语言思想在中国传播的三个重要时间段,展现了韩礼德语言思想的内涵之深、影响之大,以及所有为传播韩礼德语言思想的学者、译者所做出的贡献。


语言中不断演变的语域构成

克里斯蒂安▪麦蒂森特聘教授

      湖南大学麦蒂森特聘教授以“语域”为关键词,带来了题为“语言中不断演变的语域构成”的主旨发言。在开篇中麦蒂森教授介绍了语域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域可以在开放和闭合中演变。在本次主旨发言中,教授以时间-框架这一思路,围绕语篇(意义)发生(logogenesis)、个体(意义)发生(ontogenesis)和系统(意义)发生(phylogenesis)三个阶段分别展开了说明,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在一系列语域中变化,也根据使用者的身份,以及国家、国际、全球等结构发生变化。


一个更好理解“意义”的语言学理论:“理解”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

Kazuhiro Teruya副教授

独立学者照屋一博副教授的主旨发言围绕一个更好理解‘意义’的语言学理论: ‘理解’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展开,该研究是一个基于语料库和系统语言项目,意在描述不同语言的符号过程,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是如何工作,也就是通过研究“符号学语法”来探索如何在功能上更好地理解意义系统。该研究探讨了日语表达wakaranai わからない”的符号过程如何在日语语料库中通过语法形式实现,用来说明符号过程的语法对于我们自己和环境的行为和反映方式的描述。


韩礼德语言学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

涂晴博士

中山大学涂晴博士围绕“韩礼德语言学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一题,分为“什么是韩礼德语言学”和“概率语法及语料库”两部分,说明了韩礼德语言学理论和实践的相关内容。韩礼德语言学有两个重要概念,一为“语言作为系统,语言作为语篇”; 二为“实例化和体现”。 韩礼德语言学强调利用使用中的语言(自然语言)来进行研究,而自然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和语法的关系涉及到概率语法(probabilistic grammar)。韩礼德先生认为语言系统本质上具有概率性,语篇中的概率是概率在系统中的实例化。针对概率语法及语料库,涂博士介绍了韩礼德先生的相关观点,并引用韩礼德先生利用语料库进行的针对当代英语语法的定量研究作了分析。韩礼德先生的基本语法观如下,语法具有内在的概率性,不存在任何关于隐藏变体的假设;语法系统每个术语都带有一个概率值。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戏剧符号学模型

Derek Irwin副教授

诺丁汉大学德里克·欧文副教授做了题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戏剧符号学模型”的主旨发言。在发言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戏剧表演模式,认为戏剧表演一个复杂的事件。该模式既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多模态事件,它融合了文本、口语和视觉及副语言等多种元素。戏剧研究原本重点关注表演,但欧文副教授认为表演模式是各种元素的结合,核心是舞台和表演的交流,而不仅仅是演员的参与。他通过举例学生排练的戏剧”美猴王”进一步解释了该观点,并且在该学生互动中,他向我们展示了即兴创作或改变、合唱、表演等与观众的互动反应。将观众与表演之间的互动事件看作核心的这一视角体现了通过语言艺术和SFL-MDA作用于创造性文本,特别是戏剧文本的效果,即在传统方法(即文学/戏剧研究)和我们不断增长的对各种形式的社会符号学的理解之间建立的良好联系。所谓的戏剧文本指的是利用现有符号系统的元素,将它们与特定的文化表演意义结合起来,然后在现场事件中与观众一起构建即时意义。


儿童在跨媒体叙事和符号软件使用中的参与

Emilia Djonov高级讲师

麦考瑞大学艾米莉亚·乔娜芙高级讲师在本次学会上以“儿童在跨媒体叙事和符号件使用中的参与”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介绍了一个社会符号学框架,用于将软件作为一种符号技术进行批判性多模态研究,该技术能够实现和限制意义创造和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引导我们重新评估和适应来自诸如“系统”、“文本”、“实例化”、“标记性”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相关概念。另外,乔娜芙博士也在发言中介绍了一些方法,如从资源、从符号学的或社会实践的角度对比不同符号学软件工具、从意义或目的入手,能够指导教学设计,鼓励儿童对他们使用的软件工具采取批判性多模态观点。同时,通过一个由10儿童为威廉·伊斯的”莫里斯·莱斯莫先生的奇妙”中的一个而创作的乐高定格动画,具体展示儿童使用和讨论设计多模态文本的软件。

她认为将软件作为符号学技术进行探索,通过借鉴和扩展符号系统和系统网络、文本、分层、标记、前景和实例化等概念和工具;包括历时性视角和民族志方法,以增强我们对符号学和社会实践及其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都有助于拓展SFL的框架。


造和的新方式:基于系功能言学理及框架多模态语篇中创造的分析

Locky Law助理讲师

香港大学罗乐禧助理讲师以造和的新方式’:基于系功能言学理及框架多模态语篇中造的分析”为题,介绍了创造力分析相关的内容。在其发言中,通过分别引用介绍AL和SFL中与创造力相关的内容,提出其中涉及的创造力内容只能体现具体的某一方面,SFL需要更为一般性的模式框架。他通过前期研究分析了书面语和口语的语篇、互动式演讲和视频、以及多模态语篇,以构建创造力的模式框架。在第二部分的发言中介绍了Creativity in-Register Cube Framework(CIRCF)模式框架、第三部分介绍了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reativity in Multimodal Texts(AFCMT)模式框架,并利用该AFCMT框架举例分析了用户在社交网络上投稿内容。

他认为CIRCF和AFCMT是Digital Creativity Multimodal Analysis(DCMA)的基础;CIRCF和AFCMT在AL和SFL语境中,有助于基于SFL模式/框架下的创造力分析,这两种方法可以补足研究空白;社交网络的用户不需要了解SFL就可以应用这些模式/框架,而且CIRCF和AFCMT这两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非常广泛的多模态文本中,也可以促进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中美法庭上道德话语的对比研究

杨敏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杨敏教授在本次主旨言中围绕中美法庭上道德话语的对比研究”展开,她认为对道德话语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文化特征。该研究采用了中美法庭上的刑事案件相关的样本共10个,观察了中美法庭上的道德话语主题、道德话语中的自我认同叙事、互动叙事中道德话语的关系认同以及叙事中的群体认同与道德判断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基于上述分析角度,教授指出中美两国法庭上的原告和被告进行了不同的身份建构。这些差异意味着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身份建构的目的和法律的作用不同。


如何增师课堂提的互动性?——系统功能言学

杨雪燕教授

复旦大学杨雪燕教授来了题为“如何增师课堂提的互?——系功能言学”主旨言。该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联系英语教学实践,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理论的框架内提出了“英语教师提问的互动性系统”,并与一线教师共同展开了为期6个月的合作行动研究,以检验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提问时对人际意义的选择决定了教师提问的互动性强度。教师即便为了同样的目的提问时,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人际意义去激发学生应答的积极性。教师提问互动性的增强还有利于形成“教师提问—学生情感—学生应答—教师情感—教师提问”的良性循环,从而提升课堂互动效果以及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该研究拓展了人的理,解了提问这一言功能的运行机制,以及对语义的解,从提事件到提的互性,在法体形式上,从构到构成分。可以说为“意义”的阐释做了新的尝试。


多模教学文体学理探索和实践

雷茜教授

西安外国语大学雷茜教授通过题为“多模教学文体学理探索和实践”的发言,介了多模教学文体学是多模文体学理在教学中的用研究,其研究象是与教学相关的多模态问题,包括多模教材、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黑板)和多模态课堂教学话语的模前景化特征及其在意建构中的作用由于教学中的多模相关问题各有特色,具体的多模教学文体分析需要在多模文体学理框架的基上探索适合自身话语特性的分析路径。教授意在探讨通过应用这些分析理论来分析课堂教学语篇时,其对于英语教学的作用。

雷教授以多模文体学理论为,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文体分析路径,并分析了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教学大赛视说组特等教学视频的模和模态间关系前景化特征及其效发现其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模态调用基本特征,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境和阶段的目的选择2言模态和音频模态在教学课堂话语中的主体地位3)合理利肢体模态和图像模态为学生提供具体化形象化的学习体验4)根据功能适配多模寻找模态之间的协调;5)培养多模态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


李娜的新闻价值——中外新闻媒体的批评比较分析

张蕾教授

   天津外国语大学张蕾教授带来题为“李娜的新闻价值——中外新闻媒体的批评比较分析”的主旨发言。该研究比较了中国和国际媒体在关于中国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英文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话语建构。该研究借助语料库,话语新闻价值分析框架 (DNVA) 和修改后的社会行为者表征网络,通过关键词、命名策略和评价性修饰语汇这三个分析角度,分析了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四个新闻媒体中的新闻价值。结果表明,中外媒体都突出了李娜的精英性,卓越性、积极性、影响力和意外性的同时,也有以下不同之处:1)精英性。”中国日报”同时体现了团队和教练对李娜的作用,而国外媒体强调她作为一个运动员在球场上的奋斗。2)积极性与影响力。”中国日报”通过更高频率的关系认同,构建了李娜与祖国更紧密的关系。3)消极性。”中国日报”强调了李娜的特立独行;国际媒体强调她的叛逆。


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

武建国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武建国教授将本次大会主题和自身发言落脚在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CMA)是新的意义的一种方式。

教授开篇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1)何批评,为何批评。介绍了“批评”最初出现的时期和背景发展,引出语言学领域中的“批评转向”和文学领域中的文学批评理论;2)CDA、CGA和CMA的概念。CDA是话语分析的视角,源于社会批评,其中包含了CMA,而CGA是话语分析的方法,源于文学批评;3)CMA是一种新的CDA的范式。

有了上述理论铺垫后,教授运用语料库,以特朗普的演讲和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为例,介绍说明了CMA分析模型及应用。

通过上述内容,教授具体展示了如何利用批评隐喻分析模型对政治话语进行分析,使我们了解了批评隐喻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同时论证了批评隐喻分析在解释政治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识解政治话语中的有效性。


温故知新——我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缘分

周晓康博士

   旅澳学者周晓康博士在本次学会中向与会人员细细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历程,以及自己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缘分,鼓励新一代的研究者奋发图强,攀登新的高峰。首先周晓康老师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历程。不论在硕士阶段、工作阶段以及博士阶段,周晓康老师除了修读本专业的课程,接触并学习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和概念,还进修了现代汉语的相关课程,这为自己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晓康老师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多次参加国际系统功能语法研讨会,并致力于计算语言学的句子生成调试,顺利完成语言学系博士论文拿到语言学系博士学位。

   周晓康老师梳理了自己多方面的学术成果,包括,1)学术论文27篇,研究重点为汉语的语法和语篇,其中语法部分的理论依据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2)语言学国际会议论文14篇,其中有许多基于不同视角考察汉语使用的内容,对汉语研究具有启发性,同时周晓康老师也介绍了自己独创的歌谣教学法相关论文的背景;3)翻译/译著6本,其中重点介绍了”韩礼德语言学文集”这一译著;4)审校/编辑5部;5)评论/书评4篇,内容围绕教学相关或语言学相关展开;6)海外教学相关论文18篇;7)教材开发12本。通过上述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上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缘分,教学生涯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本次国际韩礼德研究会2022年会,历时两天,圆满落幕。诸位学者围绕“新的意义方式——21世纪语言学的新挑战(New Ways of Meaning: Challenges to Linguistics in the 21st Century)”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分享与讨论,是一场学术思维碰撞的盛会。丁建新会长在闭幕式致辞中感谢了各位学者、与会同仁对本次研究会的支持,也对研究会的今后发展给予了很大期望。他希望研究会真正做到国际化、年轻化;做到“把学术回归学术”;与世界上其他功能语言学的学会一起探讨,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位研究会成员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学术共同体,并利用好北大、中大、悉尼三个功能语言学发祥地的学术传统。